第
21
课
《
蝉
》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
2.
理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具的特点。
3.
体会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
重点难点
】
1.
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体会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
2.
理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具的特点。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景设置,激情导入
师:
请同学们朗读诗歌,猜一猜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昆虫?
课件出示:
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预设:蝉。
师:千百年来,蝉入诗入画,寓意深远。它不食人间烟火、性情高洁、饮露而生;它蜕变重生、精神永存、羽化传承。今天,让我们走近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看看他笔下的“蝉”是怎样的吧!
(板书:
蝉
法布尔)
二、
出示目标,学生齐读
师:
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1.
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
理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具的特点。
3.
体会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学生齐读
三、预学展示,字词积累
课件展示:
1.
字词积累
(
1
)读准字音。
罅
隙(
xià
)
喧
嚣
(
xiāo
)
蚋
(
ruì
)
臃
肿(
yōn
ɡ
)
鳍
(
qí
)
涂
墁
(
màn
)
纤
维(
xiān
)
窠
(
kē
)
无动于
衷
(
zhōn
ɡ
)
寻
觅
(
mì
)
黏
土(
nián
)
钹
(
bó
)
(
2
)理解词义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嚣,吵闹、喧哗。
罅隙:缝隙。
腾跃:跳跃。
开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涂墁:这里指幼蝉带着黏液涂抹、平整地
第21课 蝉(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