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网首页 初中二年级 初二语文上册

专题03 《尚书》第三-2023年八年级寒假新名著《经典常谈》阅读+练习.docx

2023年 寒假 DOCX   8页   下载0   2025-02-13 6080字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专题03 《尚书》第三-2023年八年级寒假新名著《经典常谈》阅读+练习.docx 第1页
专题03 《尚书》第三-2023年八年级寒假新名著《经典常谈》阅读+练习.docx 第2页
剩余5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尚书》第三 原文阅读(限时30分钟)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所谓记言,其实也是记事,不过是一种特别的方式罢了。记事比较的是间接的,记言比较的是直接的。记言大部分照说的话写下了,虽然也须略加剪裁,但是尽可以不必多费心思。记事需要化自称为他称,剪裁也难,费的心思自然要多得多。     中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之先发展的。商代甲骨卜辞大部分是些问句,记事的话不多见。两周金文也还多以记言为主。直到战国时代,记事文才有了长足的进展。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说出的、写下的都可以叫作 “ 辞 ” 。卜辞我们称为 “ 辞 ” , 《尚书》的大部分其实也是 “ 辞 ” 。我们相信这些辞都是当时的 “ 雅言 ”① ,就是当时的官话或普通话。但传到后世,这种官话或普通话却变成了诘屈聱牙的古语了。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的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可是照近人的说数,那记事的几篇,大都是战国末年人的制作,应该分别的看。那些号令多称为 “ 誓 ” 或 “ 诰 ” ,后人便用 “ 誓 ” 、 “ 诰 ” 的名字来代表这一类。平时的号令叫 “ 诰 ” ,有关军事的叫 “ 誓 ” 。君告臣的话多称为 “ 命 ” ;臣告君的话却似乎并无定名,偶然有称为 “ 谟 ”② 的。这些辞有的是当代史官所记,有的是后代史官追记;当代史官也许根据新闻,后代史官便只能根据传闻了。这些辞原来似乎只是说的话,并非写出的文告;史官纪录,意在存作档案,备后来查考之用。这种古代的档案,想来很多,留下来的却很少。汉代传有《书序》,来历不详,也许是周、秦间人所作。有人说,孔子删《书》为百篇,每篇有序,说明作意。这却缺乏可信的证据。孔子教学生的典籍里有《书》,倒是真的。那时代的《书》是个什么样子,已经无从知道。 “ 书 ” 原是纪录的意思 ③ ;大约那所谓 “
专题03 《尚书》第三-2023年八年级寒假新名著《经典常谈》阅读+练习.docx
联系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