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课
《
梦回繁华
》
导学案
【
学习
目标】
1.
梳理本文的说明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
分析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效果,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
3.
领略《清明上河图》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
重点难点
】
1.
梳理本文的说明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
分析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效果,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
【
学习
过程】
一、预习案
1.
了解作者
毛宁,
1975
年生,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研究领域主要有艺术史及艺术理论。代表论著有《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论中国佛教艺术的本土化与世俗化》《从女神头像到钟虡铜人——试论先秦人物雕塑的风格演变》等。
2.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中外绘画名作八十讲》,有改动。北宋末年,社会表面上虽是一片繁华的盛世景象,但实际上内忧外患,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张择端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创作了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本文就是通过《清明上河图》这一重要文化资料去了解北宋汴京的繁荣景象和当时人
们的生活状况的;而且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清明上河图》有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所以作者说“梦回繁华”。
3.
字词积累
(1)
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田
畴
(
)
酒
肆
(
)
跋
涉
(
)
漕
运(
)
握
篙
(
)
遒劲
(
)
摩肩接
踵
(
)
络
绎
不绝(
)
长而不
冗
(
)
舳舻
(
)
(2)
根据下列意思
,
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田地,田野。(
)
②形容初春微寒
.
(
)
③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
)
④必经之道。(
)
⑤指国内的变乱和外来
第22课 梦回繁华(导学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试卷学生掌握情况分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