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1
课《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设计
登幽州台歌
1.
反复诵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3.
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名句中蕴含的哲理。
1.
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2.
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名句中蕴含的哲理。
第
1
课时(共
2
课时)
◆活动一、了解背景,明晰方法
1
.
导入新课
“古来圣贤多寂寞”。孤独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内心酸楚;孤独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怀才不遇;孤独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的百无聊赖……其实孤独既是一种心境,一种感伤,也是一种超然。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位大唐诗人内心的那份孤独。(板书:登幽州台歌)
2.
了解
幽州台
幽州即黄金台,亦称招贤台,位于今北京城东南。由
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
,
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
(wěi)
,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
3
.
了解作者
陈子昂(
661
—
702
),字伯玉,唐代诗人,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诗骨”之称。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代表作:组诗《感遇》
38
首,《蓟丘览古》
7
首等。
陈子昂年轻时性格豪爽。二十四岁中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直言敢谏,多切中时弊。三十六七岁时随建安王东征契丹,所提建议不被采纳,反而受到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解职还乡,被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一岁。
4
.
明晰方法
学生阅读“课前导读”,讨论阅读古诗的方法。
明晰读诗四步法: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结合课下注释,读通诗意;联系作者和创作背景,读出情感;
感悟妙处,入情入境,化诵为写。
◆活动二、
朗诵
诗歌,感知诗意
1.
读准字音。
要求声音响亮,字正腔圆。可结合课文注释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