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土地革命时期(1
927
年
—1937
年)
1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
南京国民政府
的政治
①
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②
1928年,国民政府二期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后在皇姑屯将张作霖炸死。
③
1928年年底,张学良通电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史称“东北易帜”,标志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2)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①
时间:
1927年~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②
原因:
A
.
南京国民政府基本实现全国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
B
.
国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如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
.
国民政府开展“改订新约运动”,以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
D
.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
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③
影响:
民族工业发展较迅速,1936年达到近代最高水平。但同时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膨胀。
【拓展】
官僚资本
:
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中国典型的官僚资本主要指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依托这一政权形成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官僚资本。
改订新约运动:
1928年6月起,南京国民政府大力宣传要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并发起一场同列强"改订新约"的运动。这一运动主要集中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南京国民政府"改定新约运动",恢复了我国长期丧失的主权,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法币改革:
1
935
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后加
(二)土地革命时期 知识梳理--2023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