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
2025
届
3
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周王朝建立后,对分封之外广大区域的邦国实行“五服制”。王畿以内的区域为“甸服”,王畿以外者为“侯服”,侯、卫所居之地为“宾服”,蛮夷居住区域为“要服”,戎狄居住区域为“荒服”。“五服”皆需奉行王化、恪守彝伦,给王朝提供祭祀用品和经济支持。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A
.
保障了宗法分封秩序
B
.
促进了传统农耕经济的发展
C
.
催生了中央集权体制
D
.
推动了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2
.《史记》记载,西汉初年朝廷的宴饮上常出现“群臣饮酒争功”的现象,刘邦命叔孙通制订朝拜礼仪,后来进行的岁首大典上,“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
上寿(敬酒)”。这反映出当时
A
.
礼法制度趋于完善
B
.
政治权威得到巩固
C
.
儒学正统逐渐强化
D
.
治国思想得以改变
3
.粟特人,原为中亚古族。唐代以归附、使节、质子、门荫等方式入仕的粟特人多被朝廷授以武职。《新唐书》中把康、安、曹、石、米等粟特姓氏,统称为“昭武九姓”。这可用于佐证唐代
A
.
丝绸之路上商业繁盛
B
.
中华文化圈已形成
C
.
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
D
.
文治武功领先世界
4
.北宋时京城曾流行民谚:“有食则京师可立,汴河废则大众不可聚,汴河之于京城,乃是建国之本。”对此,《宋史·河渠志》评论道:“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这反映了
A
.
商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