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首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挂
罥
(juàn)
翩
翩(piān)
邺城
戍
(shù)
B.塘
坳
(ào)
老
妪
(yù)
口称
敕
(chì)
C.两
鬓
(bìn)
突
兀
(wù)
辗
冰辙(niǎn)
D.布
衾
(jīn)
幽
咽
(yè)
风怒
号
(háo)
【答案】D
【解析】
D.“布衾”的“衾”应读“qīn”。故选D。
2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B.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C.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D.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答案】D
【
解析
】
D.有误。正确的划分是: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故选D。
3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B.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C.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D.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答案】A
【
解析
】
A.“直”同“值”,价钱。BCD三项没有“通假字”。故选A。
4
.下列加点字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老翁逾墙
走
B.听妇
前
致词
C.二男
新
战死
D.天明登
前途
【答案】B
【
解析
】
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
A.走:古义:跑;今义:走。
B.前:向前,名词作状语。
C.新:古义:最近,刚刚;今义:新的,刚出来的。
D.前途:古义:前行的路;今义:未来的光景。
故选B。
5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炭翁》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B.《卖炭翁》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诗歌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通过对屋破着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答案】A
【
解析
】
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
A.老翁在面对手里高举皇帝颁布的文告,口称皇帝的命令的人时,他毫无反抗之力。千余斤炭就这样被太监拉走了,留给老翁的不过是半匹红纱一丈绫而已。“敢于反抗”分析有误。
故选A。
6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
08 唐诗三首-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试卷学生掌握情况分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