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 中国文化的
世界意义
【精品练习】
一、选择题
1.“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土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主张“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甚至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
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 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
C.佛教融汇儒学伦理 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2.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 )
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 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3.我国最早翻译出版的西方科学书籍是( )
A.《梦溪笔谈》 B.《几何原本》
C.《海国图志》 D.《天演论》
4.《天工开物》收载了倭缎织造法,朝鲜及西洋棉布染整法,红夷炮、佛朗机冶铸法,日本与朝鲜海船的制造法等自国外传来的技术。这说明当时( )
A.中外科技融合推动近代科学产生 B.工艺技术成果反映工业革命成就
C.传统科技发达推动世界文明交流 D.海外技术传入丰富国人科学认知
5.下图所示现象的历史意义在于( )
徐光启与利玛窦
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6.据统计,1819—1840年,西人传入中国的世界史地著译约13种;1840—1860年,新增加了12种,这些新著对世界的描绘比较具体、详细。材料现象( )
A.推动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瓦解 B.为洋务运动开展奠定基础
C.利于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化
第 2 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备作业)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