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貌
河流地貌
【考点呈现】
1
.能够识别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2
.常见地貌的野外观察方法。
【素养解读】
1
.区域认知:识别、描述不同地貌类型的景观特点。
2
.地理实践力:掌握野外观察地貌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野外实习识别常见地貌类型及景观特点。
3
.人地协调观:理解常见地貌类型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考点】
一 喀斯特地貌
1
.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
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
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
岩石特性
岩石的可溶性
岩石成分,如石灰岩、白云岩
岩石的可溶性强,喀斯特作用强;反之则弱
岩石的透水性
空隙、裂隙大,透水性强
流水作用
水体成分
二氧化碳含量多,溶蚀力强
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数量越多,水的溶蚀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有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
无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
水的流动性
大气降水多,流动性强
水的流动性越强,溶蚀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地面坡度大,流动性强
岩石裂隙大,流动性强
裂隙连通性好,流动性强
[
方法技巧
]
联系法记忆喀斯特作用的强弱及其影响因素
2
.
喀斯特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其代表性形态及其成因如下表所示:
类型
形态
成因
地表喀斯特地貌
石芽
→
石林
→
峰林、峰丛
→
孤峰
→
残丘
溶蚀
溶沟
→
溶蚀洼地
→
溶蚀谷地
落水洞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地下河
淀积
【典题精研】
天坑是四周岩壁峭立,平均深度和宽度均不小于100米的地表陷免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典型代表。下图为湖南省某位高中学生在进行研学活动时所绘制的天坑形成过程中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天坑的主要外力是(
)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海浪
2.研学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针对该学生绘制的示意图在微信群中进行了研讨。能正确表示
1.8.1 喀斯特地貌 河流地貌(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