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
2023年中考
古诗文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文言文
第三讲:
教材重点篇目知识点归纳
第一篇:醉翁亭记
1.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文忠,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其后任监察御史。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
藏书一万卷
,集录三代以来
金石遗文一千卷
,有
琴一张
,有
棋一局
,而常置
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
吾一翁
,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2.背景透视。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3.文本主题
。
本文以“乐”字为线索,层层深入,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1.联系本文谈谈为官者怎样才能做到“与民同乐”。
为官者要树立人民的利益高
第三讲:教材重点篇目知识点归纳-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古诗文一轮复习精讲精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