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7
课
《
昆明的雨
》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
2.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体会作者说的“我想念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
【
重点难点
】
1.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
2.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体会作者说的“我想念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师:我们先来看一组古人写雨的句子:
课件展示: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
师:同样都是雨,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却有着不同的体验。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一篇跟“雨”有关的散文——《昆明的雨》,看一看汪曾祺笔下的雨又是什么样的呢?
(板书:昆明的雨
汪曾祺
)
二、
出示目标,学生齐读
师:
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1.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
2.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体会作者说的“我想念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
——学生齐读
三、预学展示,字词积累
课件展示:
1.了解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所作小说以短篇为主,《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浑朴自然,在清淡委婉中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其散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耐人寻味。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
2.背景链接
汪曾祺曾在昆明生活了7年,是他一生中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还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
第17课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试卷学生掌握情况分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