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网首页初中二年级初二语文上册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学生版)-【精准资源】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部编版 ).docx

同步课课练习2023年部编版 DOCX 8页 下载1 2024-07-216600字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学生版)-【精准资源】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部编版 ).docx 第1页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学生版)-【精准资源】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部编版 ).docx 第2页
剩余6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第 12 课 与朱元思书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 2. 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 ,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1.疏通文意,学习词类活用现象。 2.领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审美情趣。 3. 学习文章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特点。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作者、背景、文题、主旨 1.作者作品 吴均(469~520),字书庠,吴兴故鄣人。 南朝梁 文学家。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文章风格清拔而有古气,被时人效仿,称为 “ 吴均体 ” 。主要作品有《庙记》《十二州记》《钱塘先贤传》等。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 吴均集校注 》。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信的一部分,最早见于初唐类书《 艺文类聚 》。《 艺文类聚 》在选辑作品时,往往根据不同专题的要求进行摘录。因此,现在我们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一般认为并非是吴均与朱元思信的全文,而仅是其中描绘富春江雄奇秀丽景致的一部分。这部分写景文字清新美丽,成为了一篇独立的小品文,传诵至今。 3、文题解读 “ 与 ” 是 “ 给予 ” 的意思, “ 朱元思 ” 是吴均的好友,点明 人物 ; “ 书 ” 就是 书信 ,点明 体裁 。标题点明本文是 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一封信 。 4、主旨点睛 本文从作者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着力刻画 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 的山山水水,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 厌弃尘俗、寄情山水 的思想感情。 【即学即练 1 】 《与朱元思书》总领全篇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 , 天下独绝 。与《三峡》中 “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急湍甚箭 , 猛浪若奔 。 知识点02 内容与写法 1、 文章是如何抓住 “ 异 ” 和 “ 奇 ” 两个字来写水和山的? 写 “ 异水 ” ,先抓住其 “ 缥碧 ” 的特点写江水之色接着用 “ 千丈见底 ” 写江水之清,再用 “ 游鱼细石 ” 写江水之净。然后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壮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 “ 异 ” 字。写 “ 奇山 ” ,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 “ 负势竞上 ”“ 争高直指 ” ,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这些山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 “ 千百成峰 ” ,层峦叠嶂。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万籁之奇。然后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山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学生版)-【精准资源】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部编版 ).docx
联系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