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2
线形
动物和
环节
动物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节通过对蛔虫的学习,了解线形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通过学习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特点,学生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同时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蛔虫病的传染途径和预防措施,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学生能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认识到蚯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总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认识到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概述蛔虫、蚯蚓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2)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探究蛔虫、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思想。
(2)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2)通过介绍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使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1
.
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2.蚯蚓的形态、结构
和
生理特点以及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3.举例说明蛔虫和蚯蚓适于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检测,暴露问题,激发热情
以蛔虫病引入。让学生开始认识蛔虫,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二)线形动物——明确教学目标
1.图片展示常见的线形动物并进行简介(PPT展示)
蛔虫
、
钩虫
、
线虫
、
丝虫
等
2.主要特征
(1)线形动物因体形细长如线而得名,有些是自由生活的,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作物的体内。蛔虫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
5.1.2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hz102试卷)八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