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
67
日晷
日晷仪也称日晷,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
二、
“
日晷
”
的意思为
“
太阳的影子
”
。因此,所谓日晷,就是白天通过测日影定时间的仪器。日晷计时的原理是这样。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第一是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因为我们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由于日晷必须依赖日照,不能用于阴天和黑夜。因此,单用日晷来计
时是不够的,还需要其它种类的计时器,如水钟,来与之相配。
三、地理中的考点:
1
、日晷
晷
针影子长短:一天中长度不变;一年中夏至最短,冬至最长。春秋分,影子无限长。
2
、两个夹角:
(
1
)日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
∠1 = 90°
-当地纬度
(
2
)日晷
晷
针与地平面的夹角:
∠2 =
当地纬度
3
、
原理:指针指向北极星或相反方向
。
4
、日晷局限性:
(
1
)
夜晚和阴雨
天无法
指示时间
(
2
)
春分和秋分时节无法指示时间
(
3
)
日晷笨重,不易携带
5
、
日晷的指针投影运行的方向是由太阳视运动方向决定。太阳视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日晷的指针投影运行的方向也是自东向西。一般在北半球看顺时针,南半球看逆时针,南北半球运动方向相反
6
、
指针与地平面的夹角
=
当地北极星的仰角
=
当地纬度
【拓展提升】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主要由
晷
盘、
晷
针和底座组成。图
1
为赤道式日晷示意图,图
2
为清华大学日晷景观和某日某时刻
晷
影
地理热点13 日晷-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