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2
.
1
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阐述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运动系统的组成,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能够使学生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续学习动物行为的基础,因此,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描述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3)概述运动对动物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认识运动系统的组成,理解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产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生命,培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运动系统的组成。(重点)
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的过程。(重点、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激发热情
利用直接导入的方式,
学习
本节课
的教学
内容。
(二)
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
——明确教学目标
1.运用PPT
展示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
,学生认真观察。
2.通过
绘制的
表格形式
来比较
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
进一步
提高学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小组内合作完成,教师给予评价。
运动系统的组成——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1.请同学展示
伸肘和屈肘
的动作
,
PPT展示图片。
并同时思考:
屈肘和伸肘的动作,是依靠哪些结构完成的?
2.
通过观察和思考来体会运动的形成
观察与思考一:
家兔的骨骼
观察哺乳动物的骨骼标本,特别是它的前肢和后肢,注意它们分别是哪些骨组成的
?
观察与思考二:
关节的结构
详细介绍关节的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区分哪些部分使关节灵活?哪些部分使关节牢固?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
观察与思考三:已除去部分皮肤的鸡翅
认真观察肌腹和肌腱的结构。
合作探究
1.骨、关节和肌肉在结构上有什么关系?三者是如何配合产生运
5.2.1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hz102试卷)八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