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6
课
藤野先生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
了解回忆性散文的特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作者情感。
2.理解回忆性散文的叙事特点,学习通过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1、能够通过阅读课文提取有用信息,理清行文思路,概括事件。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3、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回忆性散文
1.概念
文艺性散文以
散文
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在叙述上用
回忆过去
的方式,对
过去发生的事件
进行记叙和描写
。
2.特点
基本特点:
(1)
片段式的,不追求完整性
;
(2)
具有
双重视角
,一是体验主体
——
过去的
“
我
”
,二是回忆主体
——
现在的
“
我
”
,即文章中既有
“
当时的我
”
的感受,也有
“
现在的我
”
的感受。
知识点02
作者
、
背景、
文题、主旨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
——
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
文学
家、
思想
家、
革命
家。原名
周树人
,字
豫才
,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的笔名。1918年5月,首次用
“
鲁迅
”
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代表作有小说集
《呐喊》
、
《彷徨》
、
《故事新编》
等,散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
《野草》
,杂文集
《华盖集》
、
《三闲集》
、
《二心集》
、
《而已集》
、
《坟》
等。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
朝花夕拾
》
。
1902年,鲁迅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1904年,转赴仙台,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医。藤野先生这时正在该校任解剖学教授。鲁迅在此认识了这位日本学者,并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
厦门大学
任教,这篇回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散文,就是在这时期写的。
3、文题解读
标题点明了文章记叙的
中心人物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遇到的一位医学导师,他给了鲁迅很大的帮助和鼓舞。
4、主旨点睛
本文叙述了
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
,以及作者在日本
先学医而后弃医从文
的过程,表现了藤野先生
正直热诚
、
治学严谨
、
摒弃民族偏见
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
真挚、深沉的怀念
之情。
【微点拨】
文章线索
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
第06课 藤野先生(教师版)-【精准资源】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部编版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