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逐词推敲,审准题意
1.培养良好的审题意识和习惯,预留充足的审题时间。
2.能正确理解、全面把握题意,明确写作对象、范围、重点、限制等。
作文题目中的每个字词都是重点,只有逐字逐词,深入思考,反复推敲,才能正确理解、全面把握题意,明确写作对象、范围、重点、限制等。以下给同学们支几招
:
一、把握同类词的规律
命题作文的题目年年不同,但构成文题词语的词性则主要有以下几种,而且词性相同的词语所指向的写作重点是有规律可循的。
请你阅读下表,参照示例,在横线上总结规律或分析例子。
词性
规律
举例
1
.
动词
①
_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我
能
为你做点什么》应该详述“能做”的过程。
《别
担心
,我可以的》应详述从“担心”到“不担心”的过程。
《总会
想起
那张照片》应详述“想起”的过程。
《
适合
》应详述从“不适合”到“适合”的过程。
《
出错
》应详述“出错”的过程。
《
迟
了一分钟》应详述“迟”的过程。
《
改变
一点点》应详述“改变”的过程。
《
奖励
自己》应详述“奖励”的过程。
2
.
名词
应详述“是什么”及具体表现
《总会想起那张
照片
》应详述是什么样的“照片”,上面有什么内容,背后有什么故事等。
《
广州风格
》应详述“广州”有什么样的“风格”,有什么具体表现。
《
游戏
》应详述是什么样的“游戏”,是怎么玩的。
《
创意
的
快乐
/
启示
》应详述②
3
.
代词
必须表明其指代对象“是什
么”。
《
我
能为
你
做点
什么
》中的“我”“你”都是人称代词,都必须明确其指代对象,其中“我”是第一人称代词,既可以指自己,也可以作为这个征询问句
的发问主体。“你”是第二人称代词,既可以代入个人,也可以代入集体,还可以代入抽象的事物,如愿望、理想、目标。而“什么”则是疑问代词,既可以理解为表示疑问,也可以理解为表示不确定的事
专题03 逐词推敲,审准题意-冲刺2022年中考语文作文高分专项突破.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