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
最新
试题精选
09 记叙文阅读之散文+小说15篇60题
(重庆专用)
【散文阅读】
(2023·重庆·重庆巴蜀中学校考三模)
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旗渠精神”,班级组织观看“寻访红旗渠,筑梦新时代”的短视频。请对照下面视频蓝本,参与观后交流讨论。
走近红旗渠
时国金
①走在一块块太行山石垒砌的渠堤上,一面是斧劈刀斩的峭壁,一面是望之胆寒的万丈深渊。清澈的渠水顺着山势缓缓地流淌,就像一条碧绿的飘带,紧紧地绕在太行山腰。站在红旗渠坚固的石堤上,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把它称为“世界奇迹”。
②回望历史的深处,位于太行山麓的河南林县(今林州市),自古山高坡陡,土薄石厚,十年九旱,水源奇缺。1959年,林县再次遭遇特大旱灾,从春到秋,没下过一场透雨。这年年底,林县县委向全县人民发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从山西平顺将漳河水拦腰截流,把河水引上太行山、引进林县。这就是有名的——“引漳入林”工程。这个号召,顺应了世世代代林县人民摆脱缺水之困的夙愿,一经提出就得到热烈响应。
③元宵佳节,县委书记杨贵和县委全体同志率领由3万多民工组成的修渠大军,冒着寒风,踏着霜冻,浩浩荡荡开上了太行山,扑到荒无人烟的漳河滩和“引漳入林”工程的各个施工段。过去峰峦叠嶂、冷壁清寒的太行山间,顿时成了红旗招展、热火朝天的战场。
④在寒冷的太行山深处,铁锤声、钢钎声打破了太行山几千年的宁静,坚硬的岩石和血肉之躯开始碰撞。千军万马战太行,那是人与大自然的较量。
⑤这战场一摆就是十年。
⑥今天,在老鹰嘴,我仰头注视着那几欲下坠的绝壁悬崖,试图复原出当年建设者之一任羊成和他的除险队凌空除险的场景和心境。难以想象,在这飞鸟不能驻足、猿猴难以攀援的石壁上悬空作业,需要多强的意志和多大的勇气!
⑦当时,为保证安全,总指挥部决定组成一支专业除险队,实施凌空除险。除险队员用绳索捆住腰,手持长杆抓钩,身背铁锤钢钎等工具,将一块块浮石勾撬、掀落下来。因腰部长时间被粗绳捆绑系磨,久而久之,任羊成的腰部形成了厚厚一层老茧,粗糙如老榆树的树皮。一次,任羊成去排除塌方险情,炸药突然爆炸,他一下子被崩裂的烂石埋住,瞬间失去知觉。人们赶紧东找西寻,终于从乱石堆中拽出了血肉模糊的任羊成。
⑧历史这样记载着:从1960年2月动工,到1969年7月建成,杨贵带领林县人民历经10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挖砌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在万仞壁立的太
09 记叙文阅读之散文+小说15篇60题(重庆专用)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最新试题精选(多省市)(含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