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抗日战争时期(1
937
年
—1945
年)
1
.
局部抗战
(1)日本侵华的原因
根本原因: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历史原因
:
大陆政策的制定和东方会议上侵华总方针的确立;
直接原因: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现实原因
:
日本国内资源的匮乏;
思想原因
:
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浓厚;
国际原因:
西方大国实施绥靖主义政策;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有利时机:
中国国内的纷争。
(2)日本侵略的表现:
①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随后,日军进一步扩大侵略,占据整个东北。
②
上海事变:
1932年1月28日,日军又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
③
伪满洲国:
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④
华北事变:
1935年,日本为吞并华北,制造“华北事变”。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的矛盾。
(3
)
国共两党和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的政策
①
国民政府:
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
②
国际联盟:
1932年1月21日
,
国际联盟为调查九一八事变真相成立
国际调查团
。
国际调查团提出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以牺牲中国来换取美英法日等国共同控制中国东北,日本拒绝了这个方案,宣布退出国联。
③
中国共产党: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年底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4
)中国局部抗战及抗日救亡运动
①
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②
由游击队改编而成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到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三万余人,牵制了大量日军。
③
1933年,日本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
(三)抗日战争时期 知识梳理--2023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