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
1.1
植物的生殖
课型:
新授课
教
材
分
析
《植物的生殖》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的内容。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殖和发育。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生物的生殖发育方式及特点,明确环境对动植物生殖发育的影响。是第五、六单元生物圈中生物合生物多样性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也是为后面的遗传变异、生物进化奠定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列举常见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3.比较扦插、嫁接等无性生殖在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从生活中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分析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的运用。
3.培养善于合作学习、谈论交流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护生物,保护身边生态环境的意识。
2.
通过生殖发育的比较,联系生活。
重
难
点
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及概念。(重点)
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重点)
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难点)
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难点)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激发热情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出示课题,引导学生回顾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竹子的有性生殖像其他开花植物一样,先开花,后结籽,完成整个生长周期。
竹子主要是进行无性生殖的,每年春季从地下的竹鞭上长出笋来,然后发育成新竹。
用竹子开花的现象,引入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二)
有性生殖
——明确教学目标
复习一下桃花的结构(PPT展示)
学生先复习讨论一下,然后回答各部分名称。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
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雌蕊和
7.1.1 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hz102试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