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网首页初中二年级初二语文上册

第11课 短文两篇(学生版)-【精准资源】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部编版 ).docx

同步课课练习2023年部编版 DOCX 9页 下载1 2024-07-217519字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第11课 短文两篇(学生版)-【精准资源】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部编版 ).docx 第1页
第11课 短文两篇(学生版)-【精准资源】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部编版 ).docx 第2页
剩余7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第 11 课 短文两篇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 2. 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 ,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文意,感知山川之美 , 激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 ;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 , 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精简描绘的写景手法。 3. 了解骈文的特点,感受本文的节奏之美。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作者、背景、文题、主旨 1.作者作品 陶弘景(43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南朝齐梁时思想 家。早年游历访道时足迹遍及江浙的名山胜水,后退隐茅山。梁武帝礼聘不出,但参与朝廷大事咨询,时人称其为 “ 山中宰相 ” 。著有《 陶隐居集 》《 本草经集注 》等。 苏轼(1037 —— 1101),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 ,眉山人。 宋 代 文学 家、 书画 家,与父亲 苏洵 ,弟弟 苏辙 合称 “ 三苏 ”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 “ 唐宋八大家 ” 之一;其诗清新雄健,和黄庭坚并称 “ 苏黄 ” ;其词开豪放一派,豪壮雄浑,和辛弃疾并称 “ 苏辛 ” 。代表作有《 赤壁赋 》《 石钟山记 》《 饮湖上初晴 》《 水调歌头 》等。 2、背景链接 《答谢中书书》选自《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全梁文 》卷四十六。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以示志趣,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此文就是陶弘景隐居时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信。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苏轼文集 》卷七十一。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 乌台诗案 ” 。出狱后,被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 “ 本州安置 ” 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本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3、文题解读 《答谢中书书》 “ 答 ” 是回复的意思。 “ 谢中书 ” 即谢征(500 —— 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 “ 书 ” 即 书信 ,是 古时一种应用性 文体。从题目可见本文是 陶弘景写给谢征的一封信 。 《记承天寺夜游》 “ 记 ” 即 游记 ; “ 承天寺 ” 在今湖北黄冈南,点明 游的地点 ; “ 夜 ” 点明 时间 。题目
第11课 短文两篇(学生版)-【精准资源】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部编版 ).docx
联系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