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
56
国家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
“
牛鼻子
”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突出区域认知,借助综合思维,体现人地协调观,是对本部分内容的重点考查特点。因此在备考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命题视角:
1
.重点聚焦长江经济带。分析长江经济带的地理环境,从长江经济带的人口、城市分布、产业发展布局及其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协同发展的措施等角度进行命题。
2
.重点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分析京津冀地区的地理环境,从京津冀地区的资源供应、产业布局特征、城市职能规划、交通运输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措施等角度进行命题。
3
.重点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着眼于粤港澳地区的地理位置,分析粤港澳地区的人口、城市分布、经济发展特征,从产业的分工协作、转移以及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合理发展等角度进行命题。
【拓展提升】
我国正在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把未来的长江打造成“水清、岸绿、千帆竞渡”的生态走廊,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经济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其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多种功能并兼顾环境效益,一方面三峡水库采取“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另一方面三峡库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下图为三峡库区月平
地理热点02 国家战略-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