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一 热学综合
1.(2023湖北随州)近年来许多家庭使用电热液体蚊香器(如图),瓶中的炭纤维棒将瓶内的杀虫剂吸到棒的顶端,而发热电阻传递的热会使棒的上端温度达到50
°
C左右,此时杀虫剂蒸发得更快从而提高了驱蚊效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是液化的一种方式
B.在常温下,炭纤维棒里的杀虫剂分子不会运动
C.杀虫剂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高低有关,50
°
C时杀虫剂分子运动得最慢
D.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汽化的速度会加快
【答案】D
【
解析
】A.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故A错误;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所以在常温下,炭纤维棒里的杀虫剂分子在做运动,故B错误;
C.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热运动越慢,50摄氏度时,分子的运动不是最慢的,故C错误;
D.加快液体蒸发的方法有:提高液体的温度、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所以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汽化的速度会加快,故D正确。
故选D。
2
.(2023四川内江)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闻到花香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图乙中,让笔杆热起来,只能采用做功的方式
C.图丙中,两个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图丁中,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A
【
解析
】A.闻到花香,是鲜花的芳香油分子运动到空气中的结果,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因此让笔杆热起来,除了做功的方式,还有热传递的方式,故B错误;
C.图丙中,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后,能吊住重物,是因为两铅块分子距离足够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而不是斥力,故C错误;
D.图丁中,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该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A。
3
.(2023四川泸州)端午将至,民间流传着
“
初一糕、初二桃、初三粽、初四艾、初五划龙舟
”
的民谣。下列对民谣有关的物理情境,解释正确的是( )
A.蒸白糕时用旺火烧水,主要是为了提高水的沸点
B.成熟的蜜桃看起来是红色的,是因为蜜桃吸收了红光
C.艾叶散发出清香,是因为清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划龙舟时呐喊声很大,是因为呐喊时声带振动的频率很高
【答案】C
【
解析
】A.相同条件下,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
专项一 热学综合(第01期)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含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