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与土壤
【考点呈现】
1.能够识别主要植被,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
【素养解读】
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植被类型图等相关资料,掌握不同区域的植被和土壤的类型、特点及分布。
2.综合思维:结合具体案例的图文资料,分析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掌握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3.地理实践力:通过视频、景观图片及野外考察,识别主要植被、土壤类型及特征。
【考点】
一 植被
1.不同地区森林
(
绿地
)
的作用分析
地区
主要作用
丘陵、山地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较干旱的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
道路两侧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热带雨林
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
2.世界气候与植被带的分布规律
3
.
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了以下功能,如表所示:
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森林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且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负离子
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贮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净化水质,调节径流。植物根系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
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在生长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环境
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森林可以降低风速,减轻风沙、台风、霜冻等灾害
4.环境因素对植被的影响
影响因素
植物形态或分布
指示作用
热量
水平分布:热带雨林
→
亚热带常绿林
→
温带落叶阔叶林
→
亚寒带针叶林
→
苔原
不同温度带
垂直分布:热带雨林
→
山地常绿阔叶林
→
山地落叶阔叶林
→
山地针叶林
→
山地草甸草原
→
山地荒漠等
不同海拔
水分
湿生植物
叶子硕大柔
1.9 植被与土壤(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