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一)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1
.
冷战
与两级格局
(1)概念:
指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
2
)原因
①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
②
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
的
对立;
③
美苏国家利益严重冲突——根本原因
。
A
.
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在全球进行扩张,把苏联看做其最大障碍;
B
.
为确保东欧国家对苏友好,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
(
3
)序幕:
1946年3月,
丘吉尔
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4)开始: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
5
)表现
领域
国家
措施
时间
影响
政治
美国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
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苏联
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1947年9月
宣布世界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和斗争阵营
经济
美国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巩固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苏联
经互会
1949年
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统计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军事
美国
“北约”
1949年4月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形成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苏联
“华约”
1955年5月
地缘
美国
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8年6月
直接导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德国分裂
苏联
【拓展】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地位
冷战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运用
特点
公开性
隐蔽性
目的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6)
两极格局
①
形成:
1945年,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②
认识:
A.
不对称
:
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
(八)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知识梳理--2023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