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
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练习题
1986年11月1日,位于瑞士巴塞尔市的某化学公司的仓库发生火灾,装有约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有毒物质流入下水道,排入莱菌河。有毒物质形成70千米长的微红色污染带并向下游流去。事故造成约160千米范围内的大量鱼类死亡,约480平方千米范围内的井水受到污染而不能饮用。沿河自来水厂全部关闭,改用汽车向居民定量供水。下图示意1986年莱菌河跨境污染事件。据此完成
1
-3题。
1.
1986年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的主要受害国包括( )
A.
德国、法国、比利时
B.
荷兰、德国、法国
C.
瑞上、法国、卢森堡
D.
奥地利、瑞上、
2.
1986年的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 )
A.
既属于突发环境事件,又属于污染物跨国转移事件
B.
造成污染物跨国传输,但不会威胁输入同的环境安全
C.
引发跨国环境安全问题,冲突是唯一的应对方式
D.
瑞士是责任国,应当负责整个莱茵河的污染处理工作
3.
下列河流有可能发生类似1986年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的( )
A.
长江、澜沧江
B.
多瑙河、尼罗河
C.
雅鲁藏布江、黄河
D.
恒河、伏尔加河
【答案】
1.B
2.A
3.B
【分析】
1.读图可知,1986年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主要受害国是干流流经的瑞士、法国、德国和荷兰,其中瑞士是责任国,法国、德国和荷兰是受害国,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读材料可知,1986年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既属于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又属于污染物跨国转移事件,A正确;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在短时间内造成高浓度的污染物经莱茵河跨国转移,严重威胁输入国的环境安全,B错误;污染物跨国转移将环境安全风险转嫁到其他国家,可能引发跨国环境安全问题,国家之间应对跨国环境安全问题的方式有环境安全冲突和环境安全合作两种,C错误;一旦发生跨国污染事件,各国都要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
3.2 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习题-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选修3.docx